一件藝術品或是產品設計的優美,在於其具有某種特性、美感,便能產生出愉悅的感覺,所以在設計的過程中必須注意:視覺、質感還有實用機能,我們可以把握幾個原則,還幫助我們建立美的形式、規律及秩序
形式及造型的設計原理:
形式:
反覆形式:
以相同的形、色作反覆並列的安排現象。
這些形體、色彩、外觀完全相同,分不出賓主關係
也就是重複表現同一個形式的方法。
例如:壁紙、欄杆、鐵件及門窗等
漸層形式:
漸層式含有等級、漸變的意思。他是一層層的逐漸變化。
如:形狀由大變小或由小變大,色彩由淡而濃或由濃而淡
對稱形式:
是以一個假定的直線為軸,在此軸的左右、上下排列相同的形狀,稱為對稱
通常用於穩重、正式、莊重的場合或商品
均衡形式:
均衡又稱平衡,跟對稱比起來均衡的形式表現較為活潑,他不受軸線的限制,但份量卻有左右相等的感覺。
例如:盆景布置或是盆栽
調和形式:
把同性質和類似的東西搭配再一起,雖然有點差異,淡仍然會有融合的感覺。
例如:同色系的床單、窗簾、布料等
※製圖前可以先思考主色系是什麼,選配裝飾也可以依照主色系做選擇
對比形式:
對比也稱對照,是兩種事物並列時,彼此之間有極大的差異性。
外型上的對比:長與短、曲與直、方與圓的對比
色彩上的對比:黑與白、紅與綠、橙與青的對比
※對比的形式主要用於引起注意多用於商業空間,一般住家空間不建議使用
※住家中的小孩房不建議使用大面積強烈的色彩,會有壓迫感,牆壁還是使用白色的比較好或是飽和度較低的顏色,在小孩房對比色(鮮豔色)用小色塊就可以了
※強烈顏色一般用在住家也是不耐看的
比例形式:
是指在一個形體之內,以最適當的比例分配,最具代表性的比例形式為「黃金分割」,起源於希臘數學家的主張。例如:三比五、五比八、八比十三、十三比二十一等,都是黃金分割率。
「黃金分割」之所以是最美的形體,是他表現出整齊中帶有變化,變化中帶有紀律,兩者彼此之間能夠相互調和。
律動形式:
律動是節奏或韻律的感覺,此形式在音樂表現上最明顯,但空間設計上,同樣可以呈現節奏的波動感。
如:線、形、色的反覆、變化、相疊,使內心興起輕快、律動的感覺
統調形式:
在許多複雜的形式中,種出一個具有代表性的共通點,使之部會雜亂,而有統一的感覺
完整形式:
完整也就是完美無缺的意思,在中國圖案中常看到圓形、福壽、完整的意象圖形。
※完整也包含:美術形式的完整、藝術造型的完整、空間形態的完整等
如:盡量選用鼓鼓胖胖的物體
造型:
1.形:是指形態要素
2.色彩:包括色光及物體色的範圍
3.空間:是指具有深度的空間感
4.光:即光學現象的要素
5.運動:是指動態特徵或觀念感覺
6.材料或質感:運用材質感官要素
7.物體:以既有物品為要素
8.幻覺:運用幻覺感
9.抽象:運用抽象感
10.現實性:因環境而延伸實在性的要素
面的分割
室內的空間規劃,幾乎都是屬於面的分割設計
把平面加以分割就會產生比例關係,這些比例就會決定此平面的均衡、調和、對稱等,重要的視覺要素。
等間分割法:
在視覺上會令人有安定感,但卻會給人有呆板缺乏變化及趣味性的印象
例如:學生宿舍
黃金分割法:
以三比五、五比八、八比十三的比例做分割
數學級數分割法:
依據規律的數學級數漸增、漸減。
憑個人感覺分割:
有個性、但缺乏秩序